上期我們說到了臭氧水治療在疼痛科的應用,今天我們繼續說說臭氧設備在治療疼痛的優勢和療效分析。
臭氧治療疼痛優勢
。1)細針穿刺,對周圍組織損傷小,患者痛苦少,恢復快,患者無需住院,門診治療,減少病人住院時間。
。2)療效確切:臭氧痛點注射具有明顯抗炎、鎮痛作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及成癮性,減少其它治療方法的不良并發癥。
。3)治療方式操作簡單、器械要求低,痛點注射操作10分鐘可完成。而且臭氧價格低廉,降低了治療費用。
。4)適用人群廣泛:適用于工作忙碌或不愿意住院治療患者,無論兒童或老年人均可進行治療。
。5)避免了口服鎮痛藥物及痛點封閉治療的藥物副作用,且無成癮性。
臭氧治療疼痛療效
。1)通過對8種常見運動系軟組織損傷性疼痛的臭氧局部浸潤治療觀察(臭氧濃度35-40mg/L,根據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浸潤注射治療),結果顯示:8種疾病平均隨訪2個月優良率達85%左右,6個月優良率70%左右。
。2)對28例梨狀肌綜合征患者28例進行痛點注射臭氧濃度為40ug/ml的臭氧10ml。結果顯示:21例患者術后癥狀和體征消失,4例患者僅有臀部輕度疼痛,不影響工作和生活,3例治療無效?傆行蕿89.2%
。3)《現代醫學》2010年第9期報道,他們用臭氧濃度30ug/ml臭氧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痛點注射80例,結果顯示:治愈69例,占86.25%;顯效8例,占10。 00%;有效3例,占3.75%;無效0例。
(4)應用關節周圍痛點注射及關節腔注射臭氧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6例,結果顯效24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
。5)將6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A組(對照組)和B組(治療組),每組30例。A組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注射液,每周1次,5次為一療程,B組膝關節腔內注射臭氧(濃度30μg/ml),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觀察醫用臭氧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視覺模擬評分均明顯降低,治療后3、6個月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認為:醫用臭氧能有效治療早、中期膝骨性關節炎,并具有損傷小、并發癥少的特點,并且可明顯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療效滿意。
。6)應用關節腔內臭氧浴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70例),并與玻璃酸鈉注射治療(110例)比較觀察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臭氧治療組優良率92.4%,優于玻璃酸鈉注射治療。
認為臭氧浴法的具有以下優點是:
(1)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將臭氧逐漸注入到關節腔內,患者有了充足的適應時間、減輕了脹痛感,使關節內臭氧的注射量明顯增加;
(2)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臭氧在關節腔內充分彌撒,充分與滑膜、軟骨接觸,能有效的發揮作用;
(3)通過緩慢的推注和回抽,使關節內產生正、負壓力的較大變化,對關節內的粘連能起到有效的松解作用,對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起到促進作用。關節腔內臭氧浴法在首次治療后就有明顯的的止痛效果,其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優于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組。若臭氧與關節腔內注射得寶松間隔應用對關節腔內積液者能夠快速緩解滑膜水腫和減少關節積液的形成;與玻璃酸鈉間隔應用能減少關節軟骨的破壞、減少滑膜滲出和組織間摩擦,有利于改善關節功能。
。7)將40例門診收治膝關節滑膜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O例和觀察組20例,觀察組20例患者用2O ml注射器盡量抽盡關節積液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濃度為30 mg/L的總量為40~100 ml/次醫用臭氧,5 min后自同一針頭注入玻璃酸鈉(施沛特)20 mg,1次/周,連續5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在抽盡關節積液后,注入玻璃酸鈉(施沛特)20 mg,1次/周。結果顯示觀察組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注射第一次后治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8)一組肩關節囊及肌腱損傷疼痛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關節囊內注射臭氧,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緩解率。Gjonovich等對肩關節囊損傷導致頑固性疼痛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臭氧,結果67%的患者取得了療效,不但疼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關節功能也得到了恢復。
。9)對5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關節腔臭氧注射伴關節松動術治療,結果顯示:經4個療程治療后,治愈33例,顯效14例,好轉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2%。
。10)將7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分為肩關節腔臭氧注射配合推拿治療的治療組和單純推拿治療的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肩關節腔臭氧注射、手法治療及功能鍛煉;對照組,單純采用推拿治療及功能鍛煉。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4個療程后,總有效率分別為96%和80%,優于對照組。認為:應用臭氧注射再配合推拿治療,在醫用臭氧藥效的基礎上,起到緩解疼痛及松解粘連,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功能,從而達到肩周炎的治療目的。該方法對大多數肩關節周圍炎患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1)將51例診斷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Ⅰ組為臭氧治療組,壓痛點消毒穿刺,遇骨質后局麻,用濃度30μg/ml醫用臭氧-氧混合氣體2ml注入; Ⅱ組為局部注射治療組,壓痛點消毒穿刺遇骨質后注入醋酸潑尼松龍 25 mg和0.5%利多卡因混合液 2 ml。觀察醫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療肱骨外上裸炎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兩組比較效果無明顯差異,無不良反應。結論:醫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還可避免痛點注射治療使用皮質激素而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有臨床推廣價值。
。12)將28例診斷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Ⅰ組為臭氧治療組,壓痛點消毒穿刺,遇骨質后局麻,取濃度為40 mg/L醫用臭氧氧混合氣體于原針頭注入2 mL,快速退出針頭,針眼用棉簽壓迫止血。囑患者于3 d后用對側掌心行肘部自我按摩,同時避免感受風寒,10 d后重復注射1次,共2次。Ⅱ組為局部注射治療組,壓痛點消毒穿刺遇骨質后注入醋酸潑尼松龍25 mg和0.5%利多卡因混合液2 ml。作患側肘外側痛點局部封閉,注射1次后仍疼痛者可隔7d再注射1次,不超過3次。結果顯示:有效率84%,2組效果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2組患者均無感染。
結論
醫用臭氧具有安全、簡便、費用低、多作用的特點,臭氧治療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微創技術,因此,臭氧治療是各種疼痛癥有效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臭氧治療應用于臨床在國內剛剛起步,相信隨著研究的增加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治療各種疼痛方面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更多資訊:臭氧機:臭氧水治療在疼痛科中的應用